藝 文 活 動



【記者魏雲日/臺北報導】
    隨著疫情警戒降級,藝文界各項年度盛事也摩拳擦掌準備登場。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第32屆傳藝金曲獎,今天下午在總召集人金希文、戲曲類召集人林茂賢及文化部次長李連權正式宣告下,隆重揭曉入圍名單及特別獎得主。共有91組入圍者及43件精彩作品入圍,即將於10月9日頒獎典禮上,共同角逐18個獎項。而眾所矚目的特別獎,則由四海唱片已故創辦人廖乾元與人間國寶廖瓊枝獲得。

今(3)日記者會由文化部次長李連權代表部長李永得向所有入圍者表達恭賀與敬意,尤其在此疫情嚴峻的時刻,藝文工作者雖面臨嚴重的衝擊,仍然創作不墜,持續推出多元作品呈現給國人,並積極參與傳統藝術界的盛事,傳達藝術的正能量與生命力;也感謝國立傳藝中心及本屆傳藝金曲獎評審團的付出,雖然疫情使得籌備及評審過程更加繁複,但仍克服所有困難,讓活動順利進行,繼續提供傳統藝術界一個優質的發聲舞台。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演出及音樂出版計畫,皆推遲至109年下半年至110年年初舉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因應藝文產業實際狀況與需求,今年傳藝特別將第32屆傳藝金曲獎整體參賽及報名收件期間整整延長兩個月,以免有遺珠之憾。同時,為了鼓勵音樂多元模式出版發行,傳藝金曲獎出版類也首度開放數位發行及實體發行之黑膠唱片、母帶級USB等載體報名參賽,果然吸引了往年鮮少投入傳藝金曲獎賽事的音樂好手報名,初步統計,出版類共有702件報名,60件入圍,入圍機率僅有8.5%。

而本屆傳藝金曲獎除了在出版類有所突破之外,戲曲表演類的個人獎項,有鑑於當代戲曲創作中導演角色與份量日益重要,也在繼第30屆將獎勵對象從演員延伸到幕後創作者,增加「最佳劇本獎」及「最佳音樂設計獎」兩獎項之後,再度增設「最佳導演獎」此一新獎項,鼓勵傑出的導演人才持續投入傳統戲曲創作,以利戲曲作品與時代接軌,也讓傳藝金曲獎的戲曲表演類獎項設置更為完善。

第32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出版類入圍最多獎項的專輯是「《䪩》─無設限的詩歌紀行」,總計同時入圍了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錄音獎、最佳演唱獎、最佳作曲獎、最佳作詞獎等6項大獎。《西拉雅在唱歌》、《木色Ⅲ─愛的禮讚》等專輯,分別獲得了4個獎項入圍提名。

戲曲表演類則是出現了三組超級滿貫王,分別是由春美歌劇團與金枝演社共同製作演出的《雨中戲臺》、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光華之君》、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昭君.丹青怨》,皆一口氣囊括了戲曲表演類全數六大獎項入圍提名;今年首次增設的「最佳導演獎」則有戴君芳、王榮裕、伍姍姍、鄭嘉音、王友輝與劉冠良等五組導演入圍,他們所執導的作品,推出時都曾受到眾多戲迷觀眾的讚聲佳譽,最終誰能抱走大獎,自然備受矚目。

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四海唱片已故創辦人廖乾元先生。廖先生與周藍萍合作,開臺灣原創國語流行歌曲製作之先河。經營有成後,踐履文化理想,積極投入資金,不計盈虧製作國樂、西樂、合唱、藝術歌曲等唱片,不但保存了二十世紀後半如許常惠、馬思聰、李抱忱、黃友棣等華人音樂家的重要創作,也記錄了梁在平、王正平、中廣國樂團等個人或團體的珍貴演出。此外,更推動建立公播收費與版稅支付制度,對臺灣音樂產業貢獻卓著。

戲曲類特別獎得主為歌仔戲人間國寶廖瓊枝,廖老師從事歌仔戲表演藝術超過七十餘載,親身參與並見證臺灣歌仔戲各發展時期之重要演出形式,包括賣藥團、內臺歌仔戲、廣播歌仔戲、外臺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等。其身段細膩優美,唱腔傳神感人,被譽為臺灣第一苦旦,以及東方最美詠嘆調。她自1980年代起,錄製歌仔戲史上第一套唱腔錄音,並製作臺灣第一套「臺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身段教材」,數十年來,致力於校園與社會推動歌仔戲薪傳,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及業餘愛好者,可說是推動臺灣歌仔戲精緻化及教學體系化之重要先驅。

第32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10月9日晚間7點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盛大舉行,典禮將以「轉生」為主題,透過各獎項新科得主相繼誕生,以及精緻的節目設計,不僅與科技共舞,更以新演譯詮釋傳藝新生命,昭示傳統藝術啟動全新能量,在新世代中翻轉出新氣象,破繭而出,迎向無窮希望。典禮將會透過中視新聞臺,以及傳藝金曲獎臉書粉專、Youtube同步直播。歡迎關注音樂出版及戲曲表演的觀眾朋友,共同參與這場精彩的年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