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 文 活 動


【記者魏雲日/新竹市報導】 2020-05- 13
      台灣守住了防疫第一線後,要展開防疫新生活運動,市長林智堅今(13)日前往241藝術空間,與孩子們一同欣賞由11位藝術家聯合展出的《像藝術家思考》,呼籲民眾做足防疫工作,同時不要忘記對美學藝術的關注。本檔展期至6月28日,引導觀者從藝術家角度思考創作,是一檔特地為親子家庭設計的互動式展覽,許多作品如用釘子模擬山水畫的「山水釘畫師」、以零碎布料製作孩子玩具的「玩具童話國」、以及由標點符號創作的「符號練習語」,都提供孩子能發揮創意的實作區。

林智堅市長表示,由於疫情衝擊,一百多天來市民的生活面臨巨大改變,期間許多藝術家仍持續創作。如今疫情正走入另一階段,將啟動防疫新生活,邀請爸媽們帶孩子來241藝術空間欣賞這些有趣的互動作品,也呼籲大家遵守戴口罩、消毒量體溫、實名制等防疫規定。

林智堅市長在策展人張馨之以及參展藝術家游文富、陳浚豪、曾麗娟、黃蘭雅、羅懿君、李政勳、吳芊頤、范思琪等導覽下,細看了這場由11位台灣不同世代知名藝術家,運用不同媒材與手法,為親子策劃的藝術展。

文化局長黃竫蕙強調,藝文場所仍要繼續做好各項防疫措施,包括民眾入館須配戴口罩、實名填寫防疫表格、量額溫及手部消毒;館舍每日開館前也會以稀釋之漂白水消毒,並於入口處提供酒精消毒噴霧;志工也會在現場宣導及維持展場社交距離1.5公尺,本展場同場人次限制100人。

文化局表示,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藝文圈也是受災區。新竹市許多藝文活動取消或是延後,241藝術空間雖持續開放,但從新竹市1月23日二級開設開始至5月11日為止,相較去年同期減少看展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四成。

策展人張馨之表示,藝術家的思考常被視為更具有創造性,所以,本次策展向藝術家提了兩個問題:「你在想什麼?為什麼這麼創作?」並請每一位參展藝術家設計可與孩童互動的區域,讓民眾可思索藝術家的回答、手動拆解藝術家創作的思考模式,進一步理解當代藝術創作者如何藉著自我覺察、身體行動,以及觀照現代社會而創造出獨特的作品。

其中,「日常」是跨世代藝術家共同關切的議題,去年甫獲「國家文藝獎」視覺藝術類得獎人莊普,將再平常不過的標點符號演繹出極富趣味的現代場域,互動方式是黑板布滿各種標點符號,讓親子共同組構腦中的所思所想;李明學則以幽默方式翻轉大眾對日常物件的刻板印象,觀展者抽取情境紙籤,嘗試用現場物件排列出相應的場景;鄭琬蒨賦予食物聲音,讓它們擁有不同的生命,觀展民眾則可參考藝術家的音效配方,探索聲響調配樂趣。

透過持續身體勞動與實踐,也是藝術家思考的一種途徑。像游文富長期以羽毛為獨特的創作語言,這次用帶有深淺墨色的羽毛「畫」出兼具水墨畫和肖像畫雙重畫面作品,觀展民眾可將羽毛插在牆面上,從不同距離觀察羽毛的白和墨汁的黑之間的比例和構成;李政勳透過反覆撕貼紙膠帶的方式疊加顏料,紀錄日常,他也讓觀展民眾在紙卡上黏貼紙膠帶後塗色、撕去紙膠帶後再重複動作,和他一起寫抽象日記;范思琪視創作是「探索未知的過程」,他請觀眾反思自己最不擅長事以及如何迎向挑戰。

自我的探求也常是藝術家終其一生專注的課題,陳浚豪以裝潢用的特殊木工蚊釘槍當畫筆,一針一針釘出看起來像水墨畫的釘畫,也首次嘗試與在地文化有關的主題「都城隍」,並融合現實與想像元素,搭配光影照射出這幅特殊的畫作;黃蘭雅用熱熔膠為廢棄的樹木穿上亮麗的外衣,賦予它們新生命,互動區內讓孩子專注重組打散的碎形片段,就像探索基本形狀所能創造的奇異大自然;為人母的曾麗娟,縫製出立體造型獨到的布偶,她也將布玩具轉化成零件,讓觀展者可以組合自己的布玩具。

藝術家也常將眼光投入外在世界,吳芊頤以彩色紙膠帶表現台灣的鐵窗花樣,展場也架了一座玻璃窗,開放觀眾可在拼貼紙膠後觀察光影變化;羅懿君看重農產品背後隱藏的歷史故事,並用藝術呈現這些農作物之於歷史的價值,她再將作物放入寶藏罐,觀展者可以摸摸看、聞聞看,猜猜看它們是哪一種臺灣出產的獨特物料。

文化局表示,展覽還有更多詳情可上「新竹241藝術空間」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241/查詢,或洽專線03-5332841或撥打1999為民服務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