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報 導


​台灣的感恩祭 2020桃園三界爺文化祭正式開跑
  • 日  期:
    2020-11-13 至 2020-11-22
  • 內  容:

【記者魏雲日/桃園報導】2020-11-13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委託楊梅區公所辦理之2020桃園三界爺文化祭,今(13)日於楊梅高山頂啟明宮廟埕舉辦活動開跑記者會,在市長鄭文燦帶領下,與客家局代理局長戴興達、楊梅區長羅國裕及眾多貴賓,共同宣布系列活動於11月14日至22日正式展開。

今年活動包含「主題特展」、「三界爺同堂相聚」、「闖關活動」、「水圳微旅行導覽」、「攝影比賽」,要讓信仰更貼近生活,並促進年輕人的參與,希藉此進一步了解三界爺信仰及過往開發土地之歷史。

    今年以「秋報,謝平安」為主題,將三界爺文化祭衍伸為台灣的感恩節,不僅結合謝平安之傳統意義,強調對於環境、萬事萬物的感謝,也象徵民眾對於走出疫情的平安祈願。

鄭市長表示,桃園地區主祀三界爺的廟宇共22座,居全台之冠,可說是桃園地方發展史上的重要客家信仰。

                        雲視界記者魏雲日攝影
今年活動移師楊梅舉辦,結合啟明宮及三七圳、八本簿文化,更強化了桃園三界爺文化祭的歷史意涵。今日記者會上,啟明宮也特別捐贈消防局第二大隊幼獅分隊一台勤務車,期許經由三界爺的加持,能夠為地方賜福、消災解厄。

客家局代理局長戴興達表示,今年活動著重展現傳統信仰與常民生活的關係,希望透過各項創新的活動,如水圳微旅行、桃園圳塘民俗文化攝影展,增進年輕與親子族群對此活動的認識,促成傳統信仰與客家文化的延續與創新。


今年活動兼具深度與廣度,11月14、15、22日每日推出兩梯次「水圳微旅行導覽」,5小時行程帶領民眾探訪三界爺的文化脈絡;緊接著11月16日於楊梅啟明宮推出「三界爺主題特展」;11月21日將舉辦盛大祈福遶境並結合全市22間三界爺廟宇神尊同堂相聚,聲勢浩大;11月22日安排令旗交接、祈福獻禮等感恩儀式;此外還有祈福消災法會、謝平安客家大戲、音樂會暨摸彩等系列活動,歡迎大家踴躍。

三界爺信仰文化
三界爺在台灣的發展起源,從香火袋、木牌或三官爐等隨先民渡海來台,隨著時代開墾社會發展,成為現今民眾奉祀的精神寄託信仰文化。三界爺信仰從初墾社會以農業為主,對自然界變化有強烈的敏感性,認為天候、水文、自然變化之中,皆有一股神祕的引力,為使農業豐收,於是產生對天、地、水之三界爺的信仰。期望透過祭祀得到神明的祝福與庇佑,因此三界爺(閩南人稱三界公)是閩南與客家民眾共同的信仰,極具種族融合意義外。循著信仰發展脈絡的軌跡,可以了解到客家先民的堅忍毅力與精神

桃園地區三界爺
全台計有122座主祀三界爺之宮廟,桃園市就擁有22座,數量為全台之冠。這與區域開墾、水圳發展有絕對的關係。清代水圳開發大多為民間自力建設,為確保開圳與運作順利,時常借助神明的力量達到交流與監督,此信仰也成為先民共同的約束與寄託,至今埤塘與水圳成為桃園地區重要的景觀,反映出先民開拓的歷史痕跡,也呈現出人類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例證。


更多活動詳情與微旅行報名可至「2020桃園市三界爺文化祭」官方網站(http://www.rs-event.com.tw/2020TGTWC)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