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視界

綜 合 報 導
名  稱: 行烏跍-點亮頭燈,走入新竹地區的煤礦故事 即日起於縣史館展出
日  期: 2020-01-15 至 2020-01-22
內  容: 【記者魏雲日/新竹報導】 2020-01-15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縣史館年度特展「行烏跍-新竹地區煤礦特展」,於109年1月15日盛大開展,展期即日起至109年12月31日。本檔展覽透過新竹縣煤礦史的重新梳理,帶領鄉親走入新竹的礦場記憶及礦工的生命故事,一同來了解新竹的煤礦輝煌史。展覽活動詳情請至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官網或臉書粉絲專頁「竹縣go藝思(www.facebook.com/hchcc.gov)查詢,或電洽03-5510201#750林小姐。

「入了坑,命是土地公的,出了坑,命才是自己的」,礦村裡的一句話,訴說著礦工的艱辛,臺灣煤礦雖然已經走入歷史,但是黑煤染身的礦工身影仍歷歷在目,礦工長年在不見天日的地底下工作,為了臺灣的繁榮經濟奉獻了一生。
  縣長楊文科表示,煤礦是臺灣現代化工業的基礎,新竹縣沿山地區從北到南,從關西、尖石、橫山、竹東、五峰、北埔、峨眉等鄉鎮,再延伸到苗栗的南庄,從日本時期到光復後都曾設有礦場,如龍臺煤礦、新竹煤礦及建豐煤礦等,不只帶給地方工作機會與經濟改善,也留下了集體生活記憶、時代故事及內灣線鐵路,新竹縣身為全臺第二大煤礦大縣,礦業文化更應及時保存與記錄。

本檔展覽於策展過程中經由老礦工們的牽線,接觸許多相關礦場從業人員與在地協會,老礦工們更是熱情提供家中封存已久的圖稿、書冊與器具進行展示,如郭仁禮、呂清智、周政男、甘嘉亮、林政宏、溫天火、范振燿及周秋蓉等人,在「新竹礦工人物誌」中可以看到、聽到與讀到這群老礦工們重新回憶著地底生活,同時更感謝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及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商借部分展品,讓本檔展示得以更加精采。

  文化局長田昭容指出,此次展場規劃是從臺灣煤礦業整體發展,逐步聚焦到新竹地區煤礦分佈與聚落故事,更以一封簡短的求職信,回首臺灣煤礦業走入歷史下的礦工心境,將礦工的真情故事帶入縣史館。

本展四大展區分別為「煤與礦業知識」、「礦坑環境與安全」、「新竹地區煤礦」以及「新竹礦工人物誌」,除了透過文字認識臺灣與新竹地區煤礦業,更以實體文物以及手繪漫畫方式,讓民眾走進礦工的生活,展區更由擔任策展顧問的新竹文史工作者,也是曾擔任礦場保安督察員的周政男老師,勞心勞力的建置模擬坑道以還原當時工作環境。

  此外為了讓民眾近身感受煤礦車,一走進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出借的礦車,礦車背後那偌大的礦工身影也震撼著我們。談及新竹地區的煤礦聚落,居住在此的老礦工大多為客家人,在策展顧問周政男老師與另一策展顧問影像工作者古少騏老師協助下,本展也以客家母語訪談影片,讓老礦工得以表達自己的生命故事,展版中部分文案更同時以客語並呈,如同縣內文史工作者古少騏老師長期深耕縣內煤礦文化及礦工生命史的保存工作,在礦工用客語形容礦坑的工作與生活中,琢磨採集出「睡炭」、「拖壟空」及「行烏跍」等獨特客語用詞,生動的傳達礦場的環境和工作的狀態,有顏色、動作、有聲音、更有故事。

  開幕活動中特別邀請內灣礦工媳婦製作家傳「礦工烏梅汁」與大家分享,據說,這是當時準備給身為礦工的公公每日飲品,改善礦工身上常見的職業病「塵肺症」。展覽期間歡迎鄉親一起來了解礦工們的獨特故事,展覽期間至本局縣史館參觀填妥學習單即贈送精美小禮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展覽活動詳情請至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官網或臉書粉絲專頁「竹縣go藝思(www.facebook.com/hchcc.gov)查詢,或電洽03-5510201#750林小姐。
張貼單位: 雲視界
電子信箱: yunwnews@gmail.com
人氣指數: 42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