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報 導


新北市府舉辦「孝行傳世‧社教流芳─108年度表揚孝行獎暨社會教育頒獎典禮」
  • 日  期:
    2019-10-08 至 2019-10-15
  • 內  容:

【記者魏雲日/新北市報導】2019-10-08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8)日於新北市府舉辦「孝行傳世‧社教流芳─108年度表揚孝行獎暨社會教育頒獎典禮」,頒發「孝行獎」、「社會教育貢獻獎」、「藝術教育貢獻獎」、「終身學習楷模」及「樂齡中心訪視績優學校」等獎項,共計有70組獲獎者,侯友宜市長也親自頒獎表達敬意。
   
李振伉儷                                                           雲視界記者魏雲日攝影
    侯友宜市長表示,新北市重視品德教育,孝順更是大家學習的榜樣,獲獎者們無怨無悔的貢獻自己的專長及能力,並用最大的熱情影響他人,這些人才是新北市最大的進步動力,也期盼這些好人好事能讓新北市成為不斷進步的好品德城市。


圖/來自香港的台灣女婿李振細心照顧岳母獲頒孝行獎
    孝行獎9位獲獎者中,70歲的李振先生是來自香港的臺灣女婿,在香港的母親已過世,他每天不辭辛勞的到照護之家探望高齡90歲、全盲且失智的岳母,將岳母當成自己的母親照顧,陪她說說唱唱並細心餵食,確認狀況良好才回家。

圖/劉玉梅獲孝行獎更榮獲全國孝行楷模
     另外新店區劉玉梅女士、鶯歌區邱淑貞女士及淡水國中學生阮怡靜同學等3人,更獲頒全國孝行楷模殊榮:劉玉梅女士在人生最需要衝刺事業的29歲年紀,毅然決然放棄工作,專職照護極重度失智症的父親,至今已達9年;邱淑貞女士則是照顧高齡91歲的父親和81歲的母親已長達20年之久;阮怡靜同學因父母親離異,家中只有她與88歲的阿祖,小小年紀的她負擔起照顧阿祖的責任,這些孝行均令人動容。

圖/後埔國小獲績優樂齡中心
    社會教育貢獻獎共有11位個人獎及4組團體獎,獲得團體獎的財團法人台灣盲人重建院,平時致力於視障者生活及職業的協助與重建,協助他們走出黑暗,照常生活,並進一步辦理社區關懷活動,平均每年服務近千位視障者,為社會散播正面能量。

圖/西螺新興閣掌中劇團鍾任樑團長獲頒藝術教育終身成就獎
    獲頒藝術教育貢獻獎的終身成就獎的西螺新興閣掌中劇團鍾任樑團長,自77年起主動走入偏鄉、離島進行布袋戲的推廣,除了辦理研習營及巡迴演出外,更致力於培育種子教師,讓戲偶成為教學輔助的互動教具,對藝術教育貢獻極深。

    終身學習楷模共6人獲表揚,其中廖蘭妹女士就讀福和國中補校,在老師細心的教導之下,從連交代自己行蹤的紙條都無法書寫,到能夠寫出感謝老公的信,廖女士激動地表示學習讓她更加幸福,家人的情感也更加緊密。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在推動樂齡教育與終身學習部分不遺餘力,本次頒獎典禮同時也表揚16所樂齡中心訪視績優學校,不僅帶給市民多元而豐富的課程,且近兩年教育部樂齡教育業務評鑑,皆獲得全國特優獎的殊榮。



 

  • 孝行獎─劉玉梅
  •   民國99年,父親被診斷出失智症中度,當時連失智症是什麼都不知道的玉梅姐妹很驚慌,只知道爸爸會一直遊走,會忘東忘西,也會聽不懂我們表達的意思,初診的醫師建議送機構,一開始循著機構養護進行,也參觀過近20家機構,詢問價格後,發現不是家境可以負擔的,於是玉梅跟二姊決定一肩扛起照顧爸爸的責任,那時玉梅才29歲。民國99年至今剛好要滿9年,9年對一個滿29歲人來說,是事業衝刺、結婚生子的好時機,也是學習充電累積人生資本的黃金時刻,玉梅把這美好的9年都奉獻在照顧失智的爸爸身上,到現在還在持續中,這9年的進程,爸爸從失智中度到極重度,從可以步行到臥床,體重從70到80公斤,其中的照護,清潔都是玉梅一人悉心照料。這9年的照護生活,玉梅從來不喊苦,總是帶著笑容沒伴著父親,因為她選擇的是一條不遺憾的路。如此的陽光與真情,值得用最熱烈的掌聲,給玉梅肯定跟鼓勵。
     
    • 藝術教育貢獻獎終身成就獎─鍾任樑
    1. 1988年起鍾任樑多次主動走入偏鄉、離島扎根校園,進行藝術教育推廣及巡迴演出,帶給偏鄉孩童更多元的藝術視野,範圍涵蓋新竹縣、苗栗縣、宜蘭縣、花蓮縣、澎湖縣等多所交通不便的學校,另外自2011年起,每年配合雲林縣政府圓夢尖兵推廣計畫下鄉巡演。
    2. 1988年起陸續於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淡江大學、花蓮師院、建國中學、南強高中、宜蘭五結國中、三重明志國中、汐止保長國小、台北少年觀護所、西田社等二十餘個社團擔任指導老師,積極推動布袋戲的傳承教育,範圍涵蓋國中小、高中及大學。
    3. 1991年起,鍾任樑每年都會辦理1-2場的布袋戲研習營,長年累積下來也在新北市、桃園市、宜蘭縣等地培育出多位能夠獨立帶團的種子教師,更有許多老師將研習所學的操偶技巧,融入學校的英文、數學等課堂中,並讓戲偶成為教學輔助的互動教具。
    4. 1992年始至宜蘭縣孝威國小執教創設「宜馨閣掌中劇團」,至今已有28年歷史,該校多次出國交流演出,是宜蘭縣府指定重點藝術傳承學校。該校於96、100、101、102、105、107學年榮獲全國創意偶戲比賽傳統偶戲國小組特優。
    5. 1993年,新編「反毒」現代布袋戲,詼諧有趣的探討藥物濫用、指導如何反毒,創思之舉開啟創意布袋戲先河
    6. 2004年開始教導新北高中(舊名為國立三重高中),創立「國立三重高中掌中劇團」,至今已邁向16個年頭,分別於95、96、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等學年,獲得全國創意戲劇(偶戲)比賽高中職組特優第一名佳績,94學年度起,在十四屆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中共獲十二次首獎。
    7. 2009-2010年擔任由教育部指導,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全國教師創意偶戲研習營」講師,在全台北中南三個區域皆有辦理,接觸到許多對於偶戲推廣有熱忱的學校及老師,之後受邀到校進行賽前指導,也因此讓許多學校在比賽中獲得佳績。
    8. 2019年配合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卓越藝術教育計畫-【生活美學「衣」起來】演出暨認識布袋戲之美教育活動,讓小朋友運用自身創意將傳統色彩繪上時尚新意的DIY布袋戲設計。
     
    • 終身學習楷模─王怡靜
        王女士為終身學習的見證,現年73歲的王女士,從社大學員參加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博雅人文等多門課程,經過深度學習後,取得太極拳教練資格。106年在崇光社大開了「楊派易簡太極拳養生班」的課程。從課程的參與者到授予者,實踐「社區大學」的核心理念,從尋求知識解放、建構公民社會發展。王女士自新北市新店崇光社區大學創立,迄今已逾19年,從學員、志工、課程講師外,不間斷持續在社區大學學習,至今已修得135個學分,另外參與公共性社團的課程和活動,已修得100個學分,總計課程和社團修得235個學分,實為活到老、學到老,孜孜不倦以貫徹終身學習的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