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視界

綜 合 報 導
名  稱: ​復興區前山天幕活動場興建工程動土儀式 原住民天幕將成為地方特色與地標
日  期: 2018-10-22 至 2018-10-31
內  容: 【記者魏雲日/桃園報導】 2018-10-22
      桃園市市長鄭文燦表示,美麗的復興區,土地面積約有350平方公里,是市境內土地面積最大,占全市三分之一強,市府自106年初即著手推動辦理復興區境內天幕活動場規劃興建工作,復興區前山天幕活動場興建工程於107年10月11日完成決標,區分A工區:角板山天幕及B工區:高遶天幕,由吳坤曜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及監造,泰貿豐營造有限公司得標承攬施作,工程總經費約4,210萬元整,工期為180日曆天。

復興區作為本市唯一的山地原住民地區,原住民族以泰雅族人居多,族人多善於使用自然素材製作手工藝,而頭目帽子更是其中最具有特色的藤製品,也是展現原住民族文化獨特性的方式之一。過去,帽飾是代表原住民族的階級與地位,經過時間的演化,帽子與帽飾已昇華成為一種原住民族文化藝術的象徵之一。

本工程A工區:角板山天幕座落於角板山公園,設計造型為近似一頂帽子,前端微翹起略帶有俏皮風,除了能讓後人體驗原住民族的悠久文化意涵,體現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融合於現代建築中的美感外,也有原住民族活潑可愛的一面。角板山天幕面積約1500平方公尺,工程經費約3000萬元,構造是以RC基礎搭配鋼構之薄膜構造形式,天幕頂蓋以白色薄膜為主體,另外在薄膜部分印刷有菱形圖騰,不僅顯現原住民族的文化,同時也為天幕增添亮麗的外衣,使得天幕空間與周遭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配合天幕造型設置弧形舞台,四周配置燈光及音響設備,結合角板山現有人文、地理及觀光產業,讓角板山天幕更加活潑生動。

本工程B工區:高遶天幕座落於羅馬公路旁舊高遶國小校區內,重新利用並活化舊有校園空間去打造,活動場為一座鋼骨架構彩色金屬屋面板活動場,面積約為750平方公尺,工程經費約1210萬元,活動場內配置一座標準籃球場,立面架設色彩繽紛的擋球網,結合坡面地形與自然環境融合,呈現原住民族文化的熱情。高遶天幕活動場融入當地作為里民之間相互交流的場所,例如集會、族人慶典、特色農產展售、社區活動等等,更能減少天候因素的影響,提供當地優良的休閒場地,更因有原民意象風味與環山群抱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使得高繞天幕成為羅馬公路上具地方特色的地標。

桃園市的原住民族人口數已突破7萬人口,其中設籍於復興區的人口約為8,369人,超過64,888人散居分布於12個都會行政區,早已打破大多數人以為原住民族只住山區的刻板印象,面對與復興區原住民族截然不同的考驗與挑戰,市長上任後特別重視原民福利,包括原民局107年預算13億元,是全國各縣市最多的,未來也會持續增加預算,同時兼顧復興區與都會區16族的教育文化、衛生福利、工作權保障、住宅發展、原住民族地區建設、水權維護、經濟產業發展、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利用等面向,尤其著重復興區與都會區文化與語言的傳承,以全民參與之理念整合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的能量,共同達成憲政法制保障原住民族權利的目標,並落實多元文化的精神。
張貼單位: 雲視界
電子信箱: yunwnews@gmail.com
人氣指數: 390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