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病變之精準醫療 改善兒童聽損問題
兒童聽損是相當常見的臨床問題。不僅會影響語言發展,也會影響學業和社會適應能力。「聽神經病變」約占兒童聽損的10%,是導致兒童聽損重要且棘手的疾病類型。與一般聽損相比,聽神經病變病人日常生活語音之辨識較差,而使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之效益亦多所受限。
臺大吳振吉教授與北榮鄭彥甫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多個基因變異是導致聽神經病變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部分基因突變會導致表達蛋白缺乏,進而影響內耳毛細胞和神經元的功能,降低人工耳蝸植入效果。研究團隊發現利用新型病毒載體進行基因治療,可以改善小鼠的聽力和平衡表現,並顯著改善螺旋神經元的數目與形態,未來有望應用於增強現有人工耳蝸的效能。本團隊的研究為腺相關病毒介導的基因治療策略在基因突變引起的聽神經病變動物模型中的應用提供了實證。證實了在面對人工耳蝸效果不佳的重度聽損病例時,基因治療具有突破性的治療潛力。這一成果為聽障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並將對未來聽力恢復領域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多個國際知名期刊,包括JCI Insight、Molecular Therapy-Methods and ClinicalDevelopment、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及
Scientific Reports。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總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臺北榮總侯明志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