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報 導


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遶境藝閣63單位參與創新高 縣長張麗善頒贈感謝狀
  • 日  期:
    2025-04-20 至 2025-05-18
  • 內  容:

【記者魏雲日/雲林報導】2025-04-20
     每年農曆3月19日至23日舉辦的「北港朝天宮迎媽祖藝閣遊行活動,4月20日圓滿結束,為感謝所有藝師、裝扮藝閣的小朋友和陪同的家長們,五天以來讓民眾重拾地方人文風情的趣味並留下美好的回憶,也點亮在地傳統民俗特色,縣長張麗善、文觀處長陳璧君一一頒發感謝狀予參與藝閣遊行的63個單位,並祈求媽祖保佑大家身體健康、闔家平安。同時,朝天宮亦由副董事長吳炳俊頒贈紀念狀及藝閣比賽得獎獎狀。

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遶境藝閣63單位參與創新高  縣長張麗善頒贈感謝狀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遶境藝閣63單位參與創新高  縣長張麗善頒贈感謝狀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縣長張麗善表示,北港朝天宮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台灣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媽祖廟之一,「北港朝天宮迎媽祖」更於97年登錄為國家指定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民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傳承三百多年的北港朝天宮媽祖宗教文化,帶動北港工藝、陣頭蓬勃發展,其中不乏傳承百年歷史的工藝,今晚,我們看到的「真人藝閣花車」,正是媽祖遶境隊伍的亮點,也是北港的一大特色。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張縣長說,每年北港媽祖遶境隊伍中,一定少不了裝飾華麗、燈光絢爛的「藝閣」,這些造型講究的藝閣,集音樂、戲劇、彩繪、雕飾、陶藝等技藝之大成,美不勝收,晚上加上燈光效果,更顯炫麗燦爛,並由孩童化妝扮演古代人物坐在車上繞街遊行、閣車扮仙,共同參與這場家園的年度盛事,今年創新高計有63個單位參與,亮麗的藝閣隊伍長龍繞行北港街弄,吸引眾人目光,也讓北港成為不夜城,由「藝閣」活動更可體驗到北港濃郁的文化底蘊。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亮麗的藝閣隊伍長龍繞行北港街弄,讓北港成為不夜城亮麗的藝閣隊伍長龍繞行北港街弄,讓北港成為不夜城
朝天宮副董事長吳炳俊表示,「北港朝天宮迎媽祖」活動的歷史悠久,每年農曆3月19日、20日聖母遶境「南巡」、「北巡」活動,遶行北港鎮內的各個街巷,遶境隊伍有陣頭、藝閣、花車和成千上萬的隨香隊伍,行列長達四、五公里的壯觀場面,沿街民眾都會擺設香案,並且燃放鞭炮迎接媽祖神轎,表達對媽祖的崇敬信念。其中,「藝閣」遊行從農曆3月19日到23日,一共有五天的遊行。

 圖/雲視界記者魏雲日攝影

吳副董事長指出,今年遶境藝閣共有63個單位參與,包含各鋪會,如魯班公會、紙箔舖、點心舖、屠宰舖、青果舖、餅鋪、豆干鋪及北港鎮市區各里,近年來也有些公司行號與雲林科技大學學校自行組隊報名參加,共同打造主題藝閣花車遊行,藝閣花車佈置顏色燈光投射、特效煙霧,在晚間更顯得光彩奪目,而各個參與單位所精心布置的藝閣車,也會有評審進行評比選出優勝團隊,也因為增加評比的競爭,各單位在花車裝置的巧思及創意,讓藝閣遊行不輸國外的嘉年華會,除了無形文化資產背後所賦予的歷史意義,更是推廣本土文化美學的重要內涵。

  圖/雲視界記者魏雲日攝影
 圖/雲視界記者魏雲日攝影

 圖/雲視界記者魏雲日攝影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除了協助朝天宮保存及推廣「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國家民俗活動,今年也有雲林科技大學學校組隊一起參與藝閣遊行,增添活動的亮點之外,也加入大學青少年參與。

 圖/雲視界記者魏雲日攝影

此外,去(2024)年雲林觀光人次已突破2000萬人次,在今年度短短3個月,114年1-3月總計3,214,754,超越去113年度的遊客數,而其中北港朝天宮、北港武德宮兩處觀光景點是遊客數最多,這是文化觀光處在推動香客轉遊客的成效;雲林農曆3月的北港朝天宮迎媽祖活動,更是將雲林帶起文化觀光熱潮的指標活動,帶來更多的遊客及觀光商機,再造雲林的觀光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