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報 導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候任首席指揮 亞歷山大‧里柏瑞契 Alexander Liebreich
  • 日  期:
    2025-03-03 至 2025-03-31
  • 內  容:

【記者魏雲日/臺北報導】2025-03-03

 

傑出的德國指揮家亞歷山大‧里柏瑞契,自2022/23樂季起擔任瓦倫西亞交響樂團藝術總監瓦倫西亞音樂宮的藝術顧問,2018年起擔任理查‧史特勞斯協會主席,並自2026年起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

德國指揮家亞歷山大‧里柏瑞契
曾任布拉格廣播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及藝術總監(2018-2022)、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NOSPR)的首席指揮及藝術總監(2012-2019)、慕尼黑室內樂團首席指揮及藝術總監(2006-2016)。
 

他曾與許多知名樂團合作,包括荷蘭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BBC交響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德勒斯登愛樂、聖彼得堡交響樂團、日本讀賣交響樂團、NHK交響樂團等。近期合作亮點包括奧地利格拉費納音樂節、羅馬尼亞喬治‧艾內斯科音樂節、華沙的狂熱之日音樂節、德國廣播愛樂以及古本江管弦樂團的首演。

他經常合作的著名獨奏家包括小提琴家巴蒂雅許薇莉(Lisa Batiashvili)、埃伯利(Veronika Eberle)、齊瑪曼(Frank Peter Zimmermann)、喬瑟芙维琪(Leila Josefowicz)、佛斯特(Isabelle Faust);大提琴家卡普松(Gautier Capuçon)、蓋哈特(Alban Gerhardt);鋼琴家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

 

24/25樂季,他將帶領瓦倫西亞樂團演奏具有標誌性的交響樂和合唱曲目,包括史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澤姆林斯基的《抒情交響曲》、孟德爾頌的第三交響曲、馬勒的第九交響曲、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巴爾托克的《管弦樂協奏曲》以及華格納的《女武神》。他還作為客座指揮與奧弗涅管弦樂團、喬治.恩奈斯古愛樂管弦樂團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並帶領華沙維亞交響樂團進行香港和韓國巡演。

最近,他為MDR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的樂季揭開序幕,並回到安特衛普交響樂團、日本和布林諾愛樂樂團,演奏的曲目涵蓋從約翰·亞當斯、貝多芬、雅納捷克到古拜杜莉娜和溫柏格的作品。

 

除了演奏會以及歌劇演出,里柏瑞契也因為各種創新企劃而聲名遠播。2011年他成為韓國統營國際音樂節首位歐洲藝術總監,這也是亞洲最大、最重要的音樂節之一。為了鼓勵文化交流,他推動「東西方駐留計畫」,將郭貝爾(Heiner Goebbels)、陳銀淑、葛魯賓格(Martin Grubinger)、細川俊夫、富勒爾(Beat Furrer)等藝術家邀請到韓國。2015年至2018年他擔任「卡托維茲文化自然藝術節」藝術總監期間,邀請歐洲優秀管弦樂團、室內樂團及獨奏家參與,包含馬勒室內樂團、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和柏林古樂學會樂團。2014年為新落成於波蘭卡托維茲的國家廣播交響樂團NOSPR音樂廳啟用開幕,與鋼琴家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演出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里柏瑞契所錄製的唱片內容廣泛,包含巴赫、莫札特、孟德爾頌、尹伊桑與 細川敏夫的作品。他與波蘭廣播交響樂團及Accentus Music合作一系列廣受好評的唱片,包括盧托斯瓦夫斯基、齊馬諾夫斯基、彭德瑞茲基、澤姆林斯基(第三張唱片榮獲2017年國際古典音樂大獎最佳收藏類獎項);與慕尼黑室內樂團及RIAS合唱團合作、由ECM古典唱片所發行的提格蘭.曼修靈(Tigran Mansurian)的《安魂曲》專輯,獲得2018年葛萊美獎提名,並獲頒2018年的國際古典音樂大獎當代音樂類別獎項。2023年里柏瑞契最新出版的專輯,是與大鍵琴演奏加埃斯法哈尼(Mahan Esfahani)與布拉格廣播交響樂團合作,收錄馬悌努、克拉薩與卡拉畢斯的大鍵琴協奏曲作品。


里柏瑞契出生於德國雷根斯堡,曾就讀慕尼黑音樂戲劇學院及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師從吉倫(Michael Gielen)及哈農庫特(Nikolaus Harnoncourt)並獲得早期演出經驗。他深受恩師阿巴多(Claudio Abbado)影響,阿巴多邀請他參與柏林愛樂在薩爾茲堡復活節音樂節,以及馬勒青年管弦樂團在波爾察諾的演出。2016年10月,里柏瑞契獲巴伐利亞教育文化科學藝術部(Bavar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cience, and Art)頒發巴伐利亞文化獎特別獎(Bavarian Culture Prize Special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