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雲日/宜蘭報導】2025-01-14
「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公私協力六方攜手 首創海廢循環新解方
全台首座以回收海廢「就地轉生」建造之海廢暫置所 全新落成
減少 62% 碳排放量 化身環教場域 打造大溪漁港為「減廢漁港」示範基地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全台海廢量佔本島垃圾量近 7
成之多,近年來臨海縣市漁港廢棄物再利用比率不增反減、
甚至相較養殖漁業廢棄物的再利用比率更低
[2]。
除政府長期推動「向海致敬」政策致力解決海廢問題,
鄰近龜山島漁獲豐富的宜蘭縣內第二大觀光漁港「大溪漁港」
也積極加入海洋保育署之環保艦隊計畫,迄今加入漁船已近 40
艘,由船長帶領漁工們在捕撈漁獲的同時,
也將撈捕到的海洋廢棄物帶回岸上,進一步回收處理,
盡力維護海洋生態的平衡;而在宜蘭縣政府、
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指導下,
長期關注減廢及環境教育議題的台灣太古可口可樂透過企業贊助及投
入,力促六方攜手合作,運行海廢再生循環模式,
盼打造大溪漁港成減廢漁港之示範基地,持續擴大全民「減廢」
意識。
太古可口可樂力促六方攜手合作 大溪漁港首創運行全新「海廢4R 循環模式」
去年太古可口可樂看見大溪漁港在地海廢處理推動過程的三大痛點:
1) 現有海廢暫置空間不敷環保艦隊捕撈速度、2) 海廢再利用
的循環模式缺乏資金與長期營運模式,及3) 海洋環境教育需擴展
至大眾與外籍漁工,深感於海廢議題需集思一套創新解方,
因此以大溪漁港為實驗基地,積極串連重要利害關係人,
促成六方結盟。由宜蘭縣政府、
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擔任指導單位、
大溪漁港環保艦隊長期投入海廢捕撈與在地社區經營、
太古可口可樂支持創新模式建構及挹注資源,攜手Impact Hub Taipei、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
厝內品牌設計與宜蘭縣海洋之心環境永續發展協會等各領域專業人士
,在宜蘭縣政府、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的支持與指導下,啟動「
See the unSEAn 海廢轉生計畫」。不僅逐步於大溪漁港建構「海廢
4R 循環模式」,積極推動海廢回收(Recycle)、
海廢轉化(Repurpose)、海廢材料再製 (Regene
rate)、回饋(Reward),從而建立在地循環,
更將海洋環境教育拓展至大眾甚至是外籍漁工,
以創新模式打造大溪漁港成為全台減廢漁港之示範基地!
宜蘭縣政府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
大溪漁港為縣內重要的觀光漁港,
且近年環保艦隊計畫因著地方漁民朋友的積極投入有顯著的成效,
海洋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模式,是很重點的項目,
然地方單位經費有限,
十分感謝台灣太古可口可樂以企業影響力為號召,
匯聚民間夥伴的積極參與、攜手合作,也盼望大溪漁港的運作模式,
作為未來漁港海廢再生援引的典範。」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總經理胡玲瑄也表示:「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長期關注包裝與廢棄物議題,
也期盼能以企業公民的角色發揮影響力,
無論是透過企業資源的挹注,支持大溪漁港地方運作,
或是打造出全台第一個『海廢 4R 循環模式』示範點,
以此建立全民減廢意識,都是我們樂見的成果。」
首創海廢「就地回收成材」建成海廢暫置所 碳排少 62% 更化身大眾環境教育場域
大溪漁港原先已有一座海廢暫置所,在宜蘭縣政府、
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的支持下,導入保麗龍「減容機」,
透過將保麗龍廢棄物現場減容縮小體積,
減少大型保麗龍耗費多趟運輸之碳排,然而,面臨空間受限,
海廢垃圾無處堆放,減容機無法達成最佳處理效益。因此,「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
將大溪漁港最常見的三大塑膠垃圾類別-寶特瓶(PP)、瓶蓋(P
E)、及保麗龍(PS),從海廢垃圾轉生為再生材料,
運用於打造一座全新的海廢垃圾暫置所,共計使用了 800 公斤
的海廢,佔板材成分的比例高達 50%,轉生成 1,600 公
斤的海廢板材用於暫置所建造,不僅達成廢棄物再生循環利用,
且採用海廢製成板材的整體碳排放量相較全新物料減少 62%,
在地形成永續循環!
大溪漁港全新落成的暫置所不僅由海廢轉生而成,
更化身結合教育與藝術的創意場域,外觀上設計出獨特的「
海洋生物體驗窗」,模擬海洋生物視角,
讓參觀者得以透過窗孔身歷其境地感受海洋垃圾問題。
創新設計融入了大眾環境教育,
激發社會對海洋生態保育的共鳴與行動力。
在大眾溝通和教育之外,「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
更將外籍漁工視為重要的溝通對象,
考量聚集於大溪漁港外籍漁工中印尼籍佔比高達75%, RE-
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特為其規劃印尼文回收知識小遊
戲、盼望以輕鬆互動喚起環保意識,搭配教育圖文包,
將海洋環境保護及垃圾回收概念落實於海港工作者。
滾動在地永續模式 解決資金與長期營運痛點
為延續公私部門大規模合作的永續影響力,「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深耕在地,
推動海洋教育的永續傳承;以建構「海廢循環 4R 模式」
為核心,透過全新海廢暫置所優化海廢回收流程,
更展現海廢板材如何轉化運用,
未來也期待透過海廢材料再製成產品,藉由產品及收益,
回饋在地社區的海洋環境永續,並支持地方海洋教育的推展,
如大溪漁港首艘加入環保艦隊的黃士洋船長,
為教育下一代海洋永續籌組的宜蘭縣海洋之心環境永續發展協會,
成為地方長期推動的主力,致力在地方永續與海洋教育,
運行創新的永續循環。
資料來源:環保署《110 年海岸快篩調查數據》 海廢平均現存總量為全年 1,426 公噸,占本島垃圾量高達 68%。
資料來源:立法院「近年我國推動海洋政策之執行成效探討」報告網頁「綜觀近年 19個臨海市縣漁港廢棄物再利用比率自109 年度之14.84% 降為111年度之 12.5%,減少2.34 個百分點,相較養殖漁業廢棄物 再利用比率自 109 年度之 5% 增為 111 年度之27%,增加 22 個百分點」。
圖說一:「See the unSEAn 海廢轉生計畫」首創海廢「就地回收成材」建成海廢暫置所,公私協力六方結盟單位代表進行啟動儀式。
左一起:大溪漁港環保艦隊 黃士洋船長、海洋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組 馬振耀組長、宜蘭縣政府農業處 李新泰處長、宜蘭縣政府 林茂盛代理縣長、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胡玲瑄總經理、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簡秀君總監、厝內 許文鴻創辦人、Impact Hub Taipei 張士庭共同創辦人。(圖片提供者|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圖說二:「See the unSEAn 海廢轉生計畫」首創海廢「就地回收成材」建成海廢暫置所,碳排少 62% ,更設計出獨特「海洋生物體驗窗」,模擬海洋生物視角,讓參觀者得以透過窗孔身歷其境地感受海洋垃圾問題。
左一起:Impact Hub Taipei 張士庭共同創辦人、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所長 林信宏、頭城區漁會總幹事 陳秀暖、宜蘭縣政府農業處 李新泰處長、海洋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組 馬振耀組長、宜蘭縣政府 林茂盛代理縣長、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胡玲瑄總經理、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簡秀君總監、厝內 許文鴻創辦人、大溪漁港環保艦隊 黃士洋船長、大溪漁港環保艦隊外籍漁工、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 趙君隊長(圖片提供者|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圖說三:「See the unSEAn 海廢轉生計畫」
以創新模式打造大溪漁港成為全台減廢漁港之示範基地
左一起:大溪漁港環保艦隊 黃士洋船長、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林信宏所長、頭城區漁會 總幹事 陳秀暖、宜蘭縣政府農業處 李新泰處長、海洋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組 馬振耀組長、宜蘭縣政府 林茂盛代理縣長、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胡玲瑄總經理、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簡秀君總監、厝內 許文鴻創辦人、Impact Hub Taipei 張士庭共同創辦人、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 趙君隊長(圖片提供者|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圖說四:太古可口可樂力促六方攜手合作,大溪漁港首創運行全新「
海廢 4R 循環模式」
左一起:Impact Hub Taipei 張士庭共同創辦人、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林信宏所長、
頭城區漁會 總幹事 陳秀暖、宜蘭縣政府農業處 李新泰處長、海洋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組 馬振耀組長、宜蘭縣政府 林茂盛代理縣長、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胡玲瑄總經理、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簡秀君總監、厝內 許文鴻創辦人、大溪漁港環保艦隊 黃士洋船長、大溪漁港環保艦隊外籍移工、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 趙君隊長(圖片提供者|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圖說五:「See the unSEAn 海廢轉生計畫」計畫核心成員來自政府、企業、品牌與在地角色,
共同轉動永續循環。
左一起:大溪漁港環保艦隊 黃士洋船長、宜蘭縣政府 林茂盛代理縣長、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胡玲瑄總經理、厝內 許文鴻創辦人(圖片提供者|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圖說六:宜蘭縣大溪漁港全新的海廢暫置所,共計使用了 800 公斤的海廢,佔板材成分的比例高達 50%,擴建空間解決海廢存放空間不足之痛點。(圖片提供者|台
灣太古可口可樂)

圖說七:減容機操作照
大溪漁港創新引入保麗龍「減容機」,
黃士洋船長現場展示減容後縮小體積的塊體,
可減少大型保麗龍耗費多趟運輸之碳排。(圖片提供者|台灣太古可
口可樂)
圖說八 移工溝通小遊戲照
「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更將外籍漁工視為重要的溝通對象, 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特為其規劃印尼文回收知識小遊戲、
搭配教育圖文包,將海洋回收概念落實於海港工作者。(圖片提供者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