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教 育


夏至高溫熱烘烘 台北市發布今年第一次熱浪應變通報
 【記者魏雲日/台北報導】 2019-06-21
         由於西南風沉降影響,加上太平洋高壓勢力未減弱,全台持續熱烘烘,臺北市今(21)日已達連續第三日高溫超過36℃,依中央氣象局高溫資訊顯示,臺北市為橙色燈號,臺北市依熱浪預警機制今年第一次發布熱浪通報,請相關單位啟動高溫應變措施,並提醒民眾應注意室外防曬與室內通風,避免受到熱傷害。北市環保局也同時呼籲,室內冷氣溫度宜調整在26-28℃間,除節能省電外,也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影響身體健康。
 
環保局表示,臺北市去年熱浪通報應變措施之通報,改以中央氣象局高溫預警燈號橙燈及紅燈為啟動標準,昨日連日第二日氣溫超過36℃,且為全台最高溫(36.9℃),今日連續第三日高溫超過達36℃,上看37℃,達到氣象局高溫燈號橙燈標準,於今年首次進行高溫通報,進行熱危害應變措施,同時也宣告臺北市正式進入今年的夏季高溫型氣候,隨時要注意防範高溫之熱危害。
 
環保局同時說明,為因應高溫可能造成的熱危害,建立內部預警通報機制,並同步參照中央氣象局發布之高溫資訊,以橙燈及紅燈作為本府熱浪預警標準,通報本府相關局處啟動高溫因應措施。如環保局取回收水執行高溫道路灑水工作,以協助城市降溫。另其他局處因應措施,例如勞動局進行戶外工作者的勞動檢查、社會局啟動獨居長者關懷服務、公園處進行公園綠地植栽澆灌,衛生局及市場處加強緊急醫療、輔導食品業者及市集、攤販集中場所食品安全等宣導,以降低高溫帶來的潛在危害。北市府整合這些熱浪因應措施,並將其納入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一環。
 
環保局提醒民眾,當發生高溫情形時,應儘可能待在通風良好或有空調的室內,無空調設備的室內則應打開門窗並不吝使用電扇,防止悶熱對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家中有老人或幼兒者要特別注意。此外,減少戶外活動及勞動,避免劇烈運動,若需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儘量待在陰涼處所和減少長時間室外體力活動。
 
不論在室內或室外,記得隨時補充水分,再搭配清淡的飲食,可有效防治中暑的發生。民眾若出現輕微的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口渴、全身無力及行走不穩等徵狀,可能是中暑的訊號,應注意身體的狀況,必要時應迅速就醫。對抗高溫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將冷氣溫度調得過低,冷氣設定26-28℃為人體最適宜的溫度,冷氣溫度過低,將增加其運作負載,增加耗電及溫室氣體排放外,室內外溫差過大,進出冷房易造成身體不適,甚至猝發疾病,因此環保局也呼籲市民對抗高溫,也要注意節能減碳。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