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教 育
春寒乍暖溫差大 預防心血管疾病 營養師指導護心術-地中海飲食模式
【記者魏雲日/苗栗報導】2022-03-07 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僅次於癌症,嚴重威脅國人的生命健康,而日前一波波寒流來襲,引發多起猝死案例的媒體報導,更讓許多民眾驚覺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因此,衛福部苗栗醫院特於3/7上午在門診大廳辦理「營養護心術-地中海飲食模式」健康講座,邀請營養師林昱蓁主講,民眾參與踴躍。 林昱蓁營養師首先指出,以往多數人的認知,總覺得心血管疾病好發於高齡者,事實上,隨著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此類疾病已年輕化,而如何從飲食改變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已成為現代人重要課題。 營養師林昱蓁指導「營養護心術-地中海飲食模式」,預防心血管疾病 圖/衛福部苗栗醫院 提供 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臟與血管的疾病,可能因血管的粥狀硬化造成血管阻塞、血流不順,產生各種不適症狀。林營養師表示,想預這類疾病,可以選擇「地中海飲食」,這是一種著重吃「好的食物」,來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模式,相較於其他注重「食物份量」的模式,是更容易執行的健康飲食方式。 營養師林昱蓁指導「營養護心術-地中海飲食模式」,預防心血管疾病 圖/衛福部苗栗醫院 提供 營養師林昱蓁進一步說明,地中海飲食將「好的食物」分成「每餐要吃」、「每天要吃」、「每週要吃」以及「偶爾吃」,建議大家參考原則如下:。 一、「每餐要吃」的食物:未精緻的全榖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 相較於精緻穀類,未精緻全榖雜糧類含有較多的礦物質與維生素,可以補充身體所需微量營養素,不同顏色的蔬菜與水果,所含的植物素不同,可以增加身體抗氧化、抗發炎能力。豆類,如鷹嘴豆、毛豆、黃豆等植物性蛋白質,都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二、「每天要吃」的食物: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天然香料、乳類。 可使用植物油如橄欖油、苦茶油等作為烹調用油,並將無調味堅果當作點心選擇,使用蔥、薑、蒜、洋蔥等天然香料,減少鹽分的使用。奶類可選擇發酵奶類如無糖優格、優酪乳等有助於補充腸道好菌。 三、「每週要吃」的食物:魚貝類、白肉類、雞蛋 大部分民眾的肉類選擇以紅肉類居多,如豬肉、牛肉,地中海飲食原則建議,每週選擇低脂的蛋白質來源,如魚貝類等海鮮食物、白肉類(如禽肉)、雞蛋,以上食物每週都至少2次,取代紅肉類,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四、「偶爾吃」的食物:紅肉類、加工肉類、甜點、適量飲酒 紅肉類建議每週少於2次,而加工肉類(如香腸、熱狗)每週應少於1次,甜點與精緻糖類食物建議不要太常吃,一次最多1份。適量飲酒指的是選擇紅酒,女性一天最多1個酒精當量(相當於110毫升),男性一天最多2個酒精當量(相當於220毫升)。 五、需持續維持的好習慣: 每日飲水1500-2000c.c.,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與充足的休息的習慣,地中海飲食中鼓勵大家要一起用餐,維持好心情,才能常保心血管的健康。 部苗院長李明輝醫師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國人的隱形殺手,苗栗醫院為增進員工健康,餐廳自110年起開始推行每週一、三、五為「地中海飲食日」,提供員工全榖雜糧飯、美味低脂的豆魚蛋肉類、不同種類的高纖蔬菜3道,以及特色小菜一份,備受員工好評,不但增加飲食選擇,也鼓勵員工從日常生活中,開始做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