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教 育


循環工作論壇齊聚國內外專家,助青年探索綠職涯、撐永續
         循環工作論壇齊聚國內外專家,助青年探索綠職涯、撐永續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益發重要,更改寫了未來的工作樣貌——新世代工作者如何貫徹零廢棄思維、有效利用資源、促進永續發展?今年,社企流攜手慈濟基金會、慈濟國際青年會,推出「循環工作:零廢棄 X 綠職涯 X 撐永續 」系列策展,透過專題、懶人包與論壇,邀請大眾一同認識循環工作(Circular Jobs)的內涵,開啟嶄新的職涯想像。
 
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
「當個『不廢』青年,循環工作全解析」論壇今(10/16)在慈濟新店靜思堂登場,透過串連海內外專家與業界前輩,從多元視角描繪循環工作的樣貌,期盼讓青年對於循環經濟、循環工作有更完整認識,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不廢」青年。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

【循環經濟思維高漲,改寫未來工作樣貌】
 
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指出,社企流一直致力於提供讀者國內外最新的社會創新趨勢,在 2016 年就曾推出《循環經濟:走向零浪費時代》專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循環經濟概念與案例。近年來,循環經濟的思維已遍佈全球、擴散至各領域與產業,相關的工作機會也不斷擴展。有鑒於台灣目前尚未有系統性的循環工作介紹,因此攜手慈濟推出系列策展、全方位探討循環工作的內涵,盼為具永續使命、欲在工作中發揮影響力的青年,找到開啟綠職涯的可能性。
 
 慈濟基金會董事、國立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馮燕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分享,慈濟長期在全球推動環境保護、資源回收等各項行動,在台灣已累積超過 200 個環保教育站、逾 8 千個環保回收點,其中,透過上萬名環保志工清洗、分類的寶特瓶,被回收製成「大愛紗」、更再製為賑災毛毯、衣物等產品,實踐循環精神已逾 30 年。慈濟未來將持續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致力於終結貧窮與饑餓、改善民生及促進永續循環經濟,與公私部門夥伴一同致力創造永續地球村,也期待看到更多青年投入循環工作。
 
 講座一主持人與講者合影
慈濟基金會董事、國立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馮燕表示,31 年前慈濟證嚴法師在一場講座中,勉勵大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動員有心人加入守護地球的行列,令她相當動容;如今,聯合國發起 SDGs 動員政府與民間,共同愛護環境、邁向永續發展,與證嚴法師的願景相符。而馮燕也觀察到,「有越來越多當代青年開始重視環境議題,盼能在職涯中發揮影響力,成為不製造任何廢棄物的『不廢』青年。」她期許,當世代齊心改善環境問題,便能實踐證嚴法師所說「天下無災無難,歲歲年年」的想望。
 
論壇開幕式合影
【第一手國際趨勢觀察,搶搭全球循環工作浪潮】
 
根據調查,至 2030 年預計將有超過 700 萬個與循環經濟有關的新工作,而目前荷蘭為全球循環工作佔比最高的國家。論壇開幕主題演講邀請到致力於推廣、加速循環經濟的荷蘭非營利組織 Circle Economy 研究員 Joel Marsden,分享循環工作在國際的發展。
 
Joel 指出,每年約有一千億公噸的原料投入到全球經濟活動,但只有 8.6% 的材料會被回收利用,這代表有 91.4% 的原料最終都被浪費。如果把 8.6% 的循環比率翻一倍,就可以控制全球升溫幅度在 2 度以下,進而減緩氣候變遷。循環思維目前已成為國際趨勢,未來與零廢棄的相關工作機會將會不斷擴展,並區分成 3 大範疇——核心循環工作(core circular jobs)、賦能循環工作(enabling circular jobs)、間接循環工作(indirectly circular jobs)。
 
講座二主持人與講者合影
【台灣首度完整介紹,一次掌握循環工作樣貌】
 
能延長產品週期、讓資源被重複循環使用,或使廢棄物成為再生資源的工作,即為「核心循環工作」。講座一邀請到第一線從事核心循環工作的組織代表,包括在全球耕耘環保回收的慈濟基金會、運用創新方式為廢玻璃創造第二生命的春池玻璃、透過產品與服務共享設計讓資源不被浪費的 Gogoro,帶民眾了解他們如何實踐零廢棄再生循環術。
 
除了從事回收與維修的循環工作,具有設計、科技、商管等能力的人才,也能扮演加速核心循環工作發展的角色,此範疇被稱作「賦能循環工作」。講座二則集結研發「回收再回收」技術的大愛感恩科技、以農業科技與食物設計促成永續農業的元沛農坊、利用廢料製成可全材料回收鞋子的馳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讓有志之士了解他們如何協助社會從線性經濟轉型。
 
即使工作內容並未直接推動循環經濟,透過在工作中導入循環思維,也能成為打造循環經濟生態圈的支持力量,此類型被稱為「間接循環工作」。講座三匯聚投入推廣環保生活用品與賑災科技產品的淨斯科技、推動網購循環包裝系統的配客嘉股份有限公司、將回收電腦整新再生後捐助給數位弱勢族群的財團法人華碩文教基金會,分享他們如何成為撐起循環經濟生態圈的隱形推手。
 
論壇閉幕主題演講則邀請長年在台灣串連產官學研、推動循環經濟的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分享循環工作在台灣的展望與趨勢。他也從個人經驗出發,向青年分享從事循環工作職涯的學習、挑戰與收穫,盼鼓勵更多青年發展綠職涯、實踐永續。
 
「當個『不廢』青年,循環工作全解析」論壇為社企流、慈濟基金會與慈濟國際青年會共同推出的《循環工作:零廢棄 X 綠職涯X撐永續》系列策展活動之一。此策展透過專題、懶人包與論壇,聚焦於循環經濟中的工作範疇、職場樣貌,為具環境永續使命、欲在工作中發揮影響力的青年,開啟嶄新的職涯可能性。更多資訊歡迎參考:https://bit.ly/3iJVbdn
 
慈濟基金會介紹
慈濟 4 大志業含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並應時代所需發展至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及社區志工,推動方向與願景目標始於證嚴法師一念心。隨著全球的大環境與社會的更迭,應著社會、人間的需要,持續援助全球苦難人,至今慈善足跡已遍及 126 國家地區。
 
慈濟基金會與聯合國 SDGs 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相呼應,根據慈善志業在地深耕全球合作之原則,致力於終結貧窮與饑餓、改善民生及促進永續循環經濟,持續與政府及各機構合作,共同努力創造平安富足社會。
 
慈濟國際青年會介紹
未來的世界發展,取決於現代青年的價值觀與方向。慈濟國際青年會邀請時代青年一同付出一點點時間、精力和真誠,為社會暗角孤苦無依進行慈善關懷;為正面臨氣候急難的地球共同愛護環境、蔬食減塑;在全球災禍不斷中提起進行勘災發放、將人生美善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使這樣的一股清流能在社會中傳播,誠摯的邀請更多的青年,加入我們的行列:https://bit.ly/2YuGYJW
 
 
社企流介紹
社企流是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創新創業推動平台(www.seinsights.asia),致力於透過推廣、連結、支持社會創新創業的精神與行動,促進永續發展。透過媒體、專案、育成 3 大服務,讓此概念在台灣從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到如今 3 人中就有 1 人了解。